源流:蜂蜜酒源于猿酒,最早出现在周幽王的宫宴上
发展:蜜酒在宋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大文豪苏东坡觅得古方,酿出了美味蜂蜜酒赋诗为证“巧夺天工术已新,酿出玉液长精神。莫道迎宾无佳物,蜜酒三杯一醉君”。
到了明代,我们的大航海家郑和把这一珍品推向了世界。明朝文人对蜜酒的赞美之词屡见不鲜,如林弼《临江》诗:“蓬窗吟罢还成醉,蜜酒初香玉笋肥”等。
养生:秦少游赞美“酒评功过笑仪康,错在杯中毁万粮。蜂蜜而今酿玉液,金丹何如此酒强”。在那“坏壁醉题尘漠漠”中,依稀可见到“红酥手,黄滕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”。
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,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对蜜酒的药用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
世界著名品酒大师“RobertM•Parker,JR,罗伯特•帕克也被蜂蜜酒的美味而折服。他曾说“蜂蜜酒将是继红酒之后又一个可以风靡世界的奇妙美酒,而其养生保健效果更优于葡萄酒!”
传承:清朝民国时期史书已无关于蜂蜜酒的记载,蜂蜜酒失传。
乐陵金丝小枣种植已有数千年历史,始于春秋,盛于明清,历代官吏都以此为贡品进献皇帝,乾隆皇帝还为这里的枣树挂过“枣王牌”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后,乐陵全县陆续发展枣树600万株,枣粮间作地100万亩,每年枣花盛开的时候,全国各地的养蜂人聚集于此,乐陵全年蜂蜜产量高达300多吨,金丝枣花蜂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喜爱。
当时,国际市场特别是日本出现了蜂蜜产品热,蜂蜜产品在日本特别走俏,而时任乐陵酒厂领导调研市场发现人们对于酒类的需求,又正向低度酒、营养酒方向发展,于是利用乐陵金丝枣花蜜开发新产品“蜂蜜酒”的决定产生了。
1984年,中华蜜酒(燕陵•中华蜜酒)由原酒厂厂长胡述云与北京食品研究所所长王晴(刘少奇之女)合作研发,实现我国蜂蜜酒工业酿造零的突破。
产品定位
高贵养生、和谐健康、生态营养、绿色安全
原料:采用乐陵特产金丝枣花蜂蜜、蜂王浆、蜂花粉为原料,优质大麦芽为辅料
工艺:控温纯发酵精酿技术,不调糖,不调酸,不勾兑酒精,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
品质:低度无酒精有别于白酒,保健食品为原料有别于葡萄酒,既保持了枣花蜂蜜和麦芽汁的天然营养,并生成了对人体有益的18种氨基酸,VB1/VB2/VC等多种维生素,铁、磷、钙等微量元素及酶类活性物质。